9月1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全文发布。意见强调,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
9月19日,纺织行业(家纺)质量提升动员推进会在南通举行。据悉,纺织行业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全文发布后,首个在质检总局和地方省级政府共同指导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行业。
作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南通市质量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近年来在提升重点产业质量方面,结合南通实际,积极探索,主动创新,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3+3+N”重点产业质量提升质监牵头推进高端纺织业发展
南通市委市政府对产业发展和质量提升工作高度重视,着力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确定了“3+3+N”重点产业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将高端纺织列为传统产业重点发展的第一位,并明确南通市质监局作为推进高端纺织产业发展的牵头部门。2016年以来,南通市质监局积极行动,将履行自身职能与促进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统筹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南通是著名的纺织之乡,纺织工业发展历史悠久,经过1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规模较大、科技水平较高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但是,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比对分析,仍然存在诸多发展短板,如科研能力不足、技术标准还需升级、知名品牌企业数量少、家纺产品设计能力较弱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南通市质监局提出了高端纺织的定义,全市“六园一区”高端纺织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纺织产业六大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用以指导各个示范产业园区的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组建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相关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等行业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成立了全市高端纺织产业联盟。
与此同时,注重市场培育和贸易平台建设。大力推广石墨烯纤维新材料在纺织产业中的应用,组织开展“高端纺织业·纤维新材料”院士专家南通行活动、全市纺织行业转型升级面对面、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公益孵化、品牌发展促进转型升级论坛、开展国家认监委“高端纺织业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试点等活动,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搭建技术交流平台。
通过争取标准话语权、打造质量品牌新标杆、大力推动智能制造等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和影响力。目前,南通市大生集团、海汇科技、太极化纤等6家企业获批筹建标准化工作组,一举结束了2016年以前作为纺织大市无标准化技术机构的历史。由高端纺织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累计达98项,这对于推动南通市高端纺织产业快速占领全国纺织行业标准化话语高地,形成战略性优势产生了重要作用。由市纺织工业协会和罗莱生活等12家成员单位抱团申报的“南通家纺联盟集体商标”获国家商标局的认定,对南通家纺行业形成集团优势、提升地区品牌效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6年全市高端纺织产业实现产值2441.6亿元,同比增长8%,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的16.3%,占全省纺织产业比重的11%;实现利税253亿元,同比增长6%,出品交货值412亿元;吸纳就业人员占全市工业的25%。其中南通家纺产业接近全国总量的50%,规模以上家纺企业45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00亿元。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低迷的复杂环境,一批纺织业企业主动开展质量提升、增强研发能力、发扬工匠精神,通过创新转型实现了健康发展,形成了大生集团、罗莱生活、鑫缘集团、金太阳科技、联发集团、紫罗兰家纺、大东毛巾等一批纺织质量提升标杆企业。
构建质量技术基础公共平台强力助推产业质量提升
今年4月以来,南通市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在港闸区揭牌成立,南通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江苏省功能性床上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建……
作为市政府重点打造的专业特色园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总面积44平方公里,规划集产业研究、检测检验、技术标准研究、信息查询、跨界交流学习于一体,分为核心区、集聚区、拓展区3个部分,预计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其中,核心区占地近2.67公顷(40亩),由政府投资建设园区管委会和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主要为入园企业提供检验检测仪器租赁、个性指导、招商引资、政策发布等服务;集聚区占地20公顷(300亩),主要是引进检验检测认证类企业集中入驻,集聚发展,建成特色鲜明的专业园区;拓展区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主要是发挥市北高新区资源优势,提升检验检测服务能级,打造全覆盖、高层次的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集群。目前,已吸纳20多家检验检测机构入驻产业园区。
“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打造,可以优化检验检测机构事中事后监管方式,促进检验检测资源共享。”南通市质监局局长倪建明介绍,包括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在内,目前南通市正着力构建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另两个分别是“3+3”重点产业质量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家纺设计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公共服务平台将成为南通纺织产业质量提升的强力助推器。”
“3+3”重点产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一期投资130万元,围绕“3+3”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以广大中小微企业为服务主体,集南通”3+3”产业的质量和标准化信息研究服务、六大产业标准体系建立、WTO/TBT技术贸易壁垒研究、产品检验检测及认证信息集群构建、国内外产业标准检索查询、标准确认及评估信息化、国内标准数据库构建、企业标准动态跟踪等功能为一体。平台分为高端纺织等六大产业子平台,目前该平台正处于招标构建阶段。建成后,企业可以“一点通览”质量技术标准认证信息。
家纺设计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由紫罗兰家纺、罗莱纤维等企业联合发起,规划在中央创新区建高端纺织科创产研园,行业模块包括高端纺织家纺公司、科研机构、创意公司、品牌设计公司、高端策划公司、国外研发设计公司。建成后将成为南通乃至全国唯一的低密度花园式专业家纺产业研发基地。
另外,江苏省功能性床上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已获批筹建,这是南通市纺织行业历史上首个省级中心,是高端纺织产品设计开发的重要技术支撑。建成后,将为功能性床上用品提供紧缺的第三方检测资源,并通过与产业发展的深度对接,推动企业、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同时也将为政府对功能性床品质量的监管和相关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从而为高技术纺织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目前全市质监系统已建成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4个省级检测中心。另有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和1个省级检测中心正在筹建中。
首创“质量合作社”模式促进个体企业走质量提升之路
9月7日,南通市首个家纺“质量合作社”在海门成立。由家纺区域管委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高等院校、检验检测机构、协会组织、品牌企业等发起的“质量合作社”,吸纳个体工商户为合作社成员,将实施“六统一”质量提升管理模式。
“成立‘质量合作社’后,将实施‘六统一’管理,多元联动,精准扶持。”南通市质监局副局长刘鹏说,从纺织行业质量状况来看,个体小微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问题频现,急需质量提升,而随着南通纺织业转型升级,向着中高端水平迈进,也需要质量提升。推行家纺“质量合作社”管理模式试点,目的就是规范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行为,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化成规范化小型企业,进而转化为规模企业,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和质量总体水平。
“六统一”包括统一产品标准和标识、统一产品检验检测、统一建立首席质量官、统一品牌发展建设、统一建立质量信用、统一执法监督。通过“六统一”,将把好产品质量的两头,即原辅材料进厂关、产品出厂关,每个社员每年度可享受免费检测20次,21~40次社员承担70%的检测费用;根据低端市场产品需求,在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低端产品的团体标准;培养工商户首席质量官,免费进行质量管理知识与方法、标准、检验培训,打通工商户产品质量管理通道;利用高等院校的资源,开展技能素养培训活动;品牌企业将输出管理人员现场辅导,实现缝制技能、现场管理上台阶,对接贴牌加工;探索统一使用质量合作社的吊牌,实行区域品牌、质量承诺、先行质量赔付等,让个体工商户有信誉保证,参与市场竞争;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监督管理,通过行政执法等手段,淘汰部分个体工商户,净化市场秩序和环境,维护合作社成员的利益。
检验检测机构贴近“质量合作社”社员开展“一站式”服务,包括社员绿色通道、标识审查、上门抽查、微信报告、标准培训、检验员操作实践、现场指导咨询服务、优秀供应商推荐、贴牌监检、信息发布等,下移服务重心,送检测到市场,提供更为精准和便捷的服务。
首批加入“质量合作社”的社员们高兴地说,作为个体工商户,很想把产品质量做好,苦于不熟悉产品标准,没有检测手段,没有管理人员,进入市场消费者也不信任,始终在走钢丝,担心产品质量抽查不合格,还要接受处罚。“现在好了,有了质量合作社,那么多部门为我们提供管理指导、技术支撑和各种扶持,我们一定会将质量做上去。”
据悉,继海门试点后,南通将在全市推广“质量合作社”管理模式,目标是用3~5年的时间,将1000家家纺个体工商户培育转变为规范经营企业,转变为规模生产企业,推动家纺产业质量提升,转型升级,打造南通家纺区域品牌,促进家纺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家纺行业是传统支柱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提升家纺质量,不仅是推动家纺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质量消费需求、创造更加美好小康生活的内在需要。南通市作为全球最大家纺产业基地之一、我国首批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提升家纺产品质量水平,对于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提升竞争力水平,具有更加特别的意义。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次家纺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既有全国性行业协会的主动作为,也有江苏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南通市委市政府的创新探索,主题聚焦、点面结合,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和重要示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