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城市高质量发展。从江苏省太仓市获悉,经过25年自主探索,太仓通过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质量提升、国际标准化合作等路径,走出了一条中小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特色道路。
作为“德企之乡”,太仓注重吸引优秀德资企业入驻,并开展中、德企业合作,共建高质量的产业平台生态系统。
自1993年第一家企业入驻以来,太仓已集聚300多家德资企业。其中,“隐形冠军”40多家、总部企业10多家、研发中心50多家、智能制造企业100多家。如在汽车安全带卷簧领域拥有全球60%市场份额的克恩·里伯斯公司、德国工业4.0联盟创始成员通快公司等。
“我们将引资重点放在细分领域具有核心国际竞争力的德国中小企业上。”太仓高新开发区业务人员介绍称,按照细分门类,太仓打造了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园区、增材制造产业园区,同时建设了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创新园、江苏-德国知识产权国际服务太仓平台等一系列“多元平台”,建成了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以及新材料、服务业两大衍生产业,智能制造普及率达50%。
依托德企技术和质量优势,太仓抓住特色资源,围绕两大主导产业,开展中、德全方位标准化合作,并在营商环境、人才培育支撑等方面深耕对德合作。
目前,太仓已有300多家民企与德国企业形成配套协同,并已催生出一批高成长性、拥有自主品牌的科技创新型民企。太仓高新区先后被授予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园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称号。
为满足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太仓自2001年成功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形成了从中职到高职、本科的系列化职业教育体系,在借鉴德国模式基础上大胆创新,累计培养了1万多名大国工匠。
作为中小型城市,太仓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模式、管理技术、国际合作与本土化进程等经验,对于其他中小型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