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重大经济类专项品牌价值提升工程和《品牌评价 城市》国家标准,国家城市品牌评价项目组、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报》社近日对全国375个县级市进行了综合评价。
什么是品牌城市?为什么开展城市品牌评价?怎样创建中国品牌城市?日前,记者采访了国家城市品牌评价项目组秘书长、《品牌评价 城市》国家标准起草人常量。
常量解释,品牌城市是按照《品牌评价 城市》国家标准和国家部委官方数据计算出来的前100名城市。县级品牌城市愿景有“三讲五宜”特点,即讲原则、讲质量、讲感情和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
据介绍,“讲原则”指城市发展要遵循安全、可持续性、公平、个性、繁荣、幸福6项基本原则;“讲质量”是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讲感情”的品牌城市大多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适宜休憩的,市民是文明友好的,城市是以人为中心的,也是呵护自然的。
常量说,品牌城市的品牌显然是褒义词,充满了温情。知名度不如美誉度,美誉度不如偏爱度。名城不一定是品牌城市,就像一个人,出名不一定好,美丽漂亮也不一定讨人喜欢,长相一般的平常人只要讨人喜欢,也会赢得尊重与合作,这才是品牌的终极目的。
当前,世界进入城市时代,城市进入品牌时代。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央提出新发展理念,强调高质量发展。而品牌就是质量的体现。城市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开展城市品牌评价,是形势需要,人民期盼,也是落实中央的要求。
中央提出:“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要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各具特色”,最终形成“中国特色”,进而提升城市竞争力,一条重要路径是挖掘城市特色资源,加强城市品牌建设,创建中国品牌城市。《品牌评价 城市》国标就是按照中央精神和世界公认的品牌五要素理论(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质量、服务、技术创新)制定的。提出中国品牌城市概念,旨在与世界接轨,让各国人民喜欢中国城市,进而来旅游与合作。
据介绍,城市品牌评价不仅仅是这种专属冠名定性评选,更侧重于定量性评价。城市每年的分数不同,名次不同,可反映城市的发展变化,便于书记、市长找位置、提干劲,持续发力。与以往城市主动申报某某城市称号不同,城市品牌评价是主动评价。城市不申报,也能通过官方数据进行测评打分。
常量强调,城市品牌评价是综合评价。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制定城市综合性顶层设计。因城镇化和城市质量是一个十分综合的概念,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量和评价,利于城市统筹发展,多轨合一。
据悉,城市品牌评价课题已进行3年。2016年年初,为落实中央和国务院主要领导指示,原质检总局申请,财政部拨付资金,启动了品牌价值提升工程,由国家财政部、工信部、原质检总局、中国贸促会、原中央电视台联合发起成立的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具体实施该工程,其中,城市品牌评价和标准研制子项目由《中国城市报》社承担。
常量认为,品牌城市发展要从7个方面着力。首先要规划先行,统筹城乡,集约布局,推广街区制,布局窄马路、密路网,建设15分钟生活圈。打造精明增长、结构紧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要创建以人为本的服务性城市,利用“标准化+互联网”模式,提高政府效率与服务水平,打造智慧城市;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创建生态城市和海绵城市。
此外,品牌城市发展还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强化标准引领,打造名企、名牌、突出市场功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改革创新,建设富裕城市;注重民生,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统筹考虑外来务工人员,创建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扬弃传统,保护遗产,建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城市;成立品牌机构,做好整体策划,找准特色优势,错位竞争,重点突破,在细分领域做到局部为王,建设富有活力的特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