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8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拟予激励支持地方名单》公示,江苏徐州市位列其中。
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提升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整体城市形象的有力推手,更是立业之本、转型之要、强市之基。
徐州,曾经的老工业基地、资源型枯竭城市,正以“质量强市”为引领,聚焦质量强企、质量强业,不断增强企业质量竞争力、坚持培育质量发展新动能、持续优化质量发展软环境,走出了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振兴之路、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质量引领
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
“我申请的证照不到两小时就拿到了手,徐州的行政服务质量越来越高了。”前段时间,到徐州创业的外地客商王先生激动不已,他准备徐州开一家餐饮公司,在徐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不到两小时,开办企业的各项手续就全部办齐了。
不仅仅是行政质量,在徐州,质量引领的发展理念早已渗入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徐州坚持把质量强市作为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转型升级、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以质取胜的道路。近年来,徐州市把质量写进行了城市发展规划,专门出台了《徐州市“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补充,在江苏尚属首次。
“诚信立徐州、品质引未来”,如今,这一响亮的口号遍布徐州的大街小巷,人人耳熟能详。2014年,徐州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城市质量精神,共收到各界来稿5000余条,最终,“诚信立徐州、品质引未来”成为徐州城市质量精神口号,“诚信”和“品质”也成为徐州最显著的质量文化,全市各行各业、尤其是广大质量工作者都在兢兢业业践行着城市质量精神。
徐州市连续多年编制发布年度《质量报告》,给社会各界交出质量答卷。同时,徐州还经常联合国内知名质量科研单位开展质量竞争力、质量贡献率研究,定期编制《徐州市重点工业企业质量竞争力综合测评报告》《徐州市区域质量发展对比度研究报告》等,各类质量白皮书已然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参谋。
除此之外,徐州市委市政府还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担任一把手的质量发展委员会,把质量发展纳入领导干部专题培训计划,通过举办“质量发展论坛”“领导干部质量提升专题研修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质量意识。
在完善质量考核体系、持续开展质量强市专项考核的基础上,2018年,徐州又将“质量品牌”纳入“县(市)区重点经济工作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质量监测,市民质量满意度和服务业满意度分别达到87.77和86.96,群众质量获得感和满意度稳步提高。
增强质量竞争力
引领创新发展新动力
产业结构偏重,转型是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质量是有力利剑。
2019年初,徐工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机械产品数字化手册通用要求》正式发布。从2011年,徐工首次派员以专家身份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以来,徐工累计主持或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已发布3项,另有3项国际标准在研。
标准是制高点、是话语权。在工程机械领域,国际标准长期被欧美企业把持。徐工作为徐州老牌工业劲旅,在国际标准制定舞台上的砥砺前行,不仅提升了徐州制造的国际影响力,也有力推动整个机械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
亚洲硅都、光伏之都。徐州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让人赞叹。在光伏领域,徐州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定国际标准的步伐同样不遑多让。江苏中能硅业、江苏协鑫硅材料制(修)定的SEMI国际产业技术标准已达8项(发布5项,在研3项),数量居各行业之首。
标准技术战略只是徐州质量强业、质量促转型的一个缩影。
位于徐州市铜山区的江苏云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经过10多年的发展,累计获发明专利22件,智能调节器芯片高度集成技术打破国外垄断;车用调节器、整流器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评江苏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中国内燃机零部件行业排头兵。2018年,云意电气成功问鼎徐州市质量最高荣誉:徐州市市长质量奖。谈及企业高速发展的秘诀,掌门人付红玲说是“质量”。
抓质量、促转型,徐州着力发展高水平“徐州制造”“徐州标准”。全市拥有“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个、全国质量奖1个、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1个、江苏省质量奖2个、中国驰名商标18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个、省名牌产品128个。目前,全市已累计诞生14项国际标准(含8项SEMI国际产业技术标准),294项国家标准、222项行业标准、136项地方标准。
2017年10月12日,徐州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根据计划,徐州将以打造“淮海经济区质量新高地”为目标,大力开展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知名品牌生产示范区创建活动,推进重点装备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攻关,整体提升产业质量水平,并将在今年内迎来验收。
推进质量立法
让“定位”变“地位”
52票全票赞成!2018年9月21日,《徐州市质量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查批准。作为全国首部质量促进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出台对以法治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和“试验田”的意义。
良法促善治。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做好立法工作提供了科学理论和行动指南。
2018年11月1日,《徐州市质量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徐州深入贯彻十九大关于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在法治轨道上推行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创新,是以高质量立法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条例》立足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确立了品牌、标准化、创新三大质量发展战略,提出通过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将徐州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全市以“徐州制造”“徐州工程”“徐州服务”的高质量打造淮海经济区“质量高地”,更好满足产业振兴转型和消费升级需要,促进质量发展全民共建、成果全民共享。塑造了质量提升的法治路径,全力打造质量法治区域“样板”。
对此,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局长黄国梁表示,《条例》是落实十九大报告和中央文件的创新举措,是全国质量立法的重要地方实践,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
《条例》的实施也更加坚定了徐企的“质量”发展之路。《条例》实施以来,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积极推进标准、质量、品牌、信用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进一步规范提升现场管理和工艺水平,形成了挖掘机制造业以价值链协同为导向的精益管理方法,获得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称号,产品质量水平和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2019年一季度挖掘机销量较去年提升39%。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长效稳定的法治环境。徐州市副市长徐东海介绍说,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是江苏省委对徐州的明确定位。以思想“破冰”助推行动“突围”,以法治建设保障高质量发展、以发展新动能铸造发展优势……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正一步步把“中心城市”的壮丽蓝图变成可触可感的美好现实。从“快不快”到“好不好”,从速度到“质量”,中心城市从“定位”变“地位”,徐州这一发展愿景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