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已迈入“品质时代”,发展的实践证明,在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真正让品质成为主导城市发展的灵魂、推动城市发展的引擎。近年来,泰州以“品质泰州”建设为抓手,致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城市发展质态明显提升。泰州市政府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提名奖,名列全国2018年综合竞争力第37位。
一是突出标准引领,增强质量提升的硬实力。紧紧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的指示精神,加强标准引领,更高站位推进质量提升工作。推进标准+立法引领。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开展《标准化条例》地方立法工作,在全省率先设立标准创新奖,出台《泰州市标准创新奖管理办法》,推动《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江苏省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推进标准+产业发展。围绕泰州“1+5+1”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推动各类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组落户。新增国际标准提案4项,主导制定的2项国家标准列入国家标准外文版计划。推进标准+专利融合。以“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为重点,开展“专利标准融合促进”专项行动和“标准创新型企业”认定。江苏靖江互感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开展专利标准协同推进,专利转化率达81%,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12.4%。
二是突出行政推动,调优质量提升的软环境。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注重制度驱动,持续释放质量提升的政策红利。用好一个文件。泰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一号文件”《关于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品质泰州的意见》,在全省率先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的品质泰州建设领导小组。品质海陵、品质高港、品质靖江,品质城管、品质住建、品质税务等条、块品质建设蔚然成风。出台一个方案。聚焦民营经济质量提升,制定出台了《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19条实实在在、真金白银的一揽子举措,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打好一套组合拳。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不见面审批”,着力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做到更全面、更有力的“放”。在全省率先探索“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进更阳光、更有效的“管”。公开 “强作风提效能十项承诺”,常态化组织开展“项目行”“进园区、强服务、促发展”等主题服务活动,力求更精准、更有为的“服”。
三是突出技术支撑,打牢质量提升的强基础。坚持扬长补短,实施精准服务,致力打造检验检测新高地。抓基层打基础。把检验检测机构建在产业链和集聚区,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不锈钢、精细化学品2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墙体装饰材料、泵阀等6个省级质检中心均建在产业集聚区内,成为企业的“研发实验室”“厂外质检部”“技术服务站”。走出去引进来。推动产学研协同,多渠道高层次开展合作,优化整合中科院江苏(泰州)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中国医药城大动物实验研究中心等现有创新服务载体,聚合驻泰高校科研力量,搭建技术研发、孵化加速的产业创新中心,推动新技术的联合研发和推广应用。小平台大作为。建立“泰检易”公共服务平台,集检验检测、标准服务、计量检定、认证认可等于一体的“泰检易”公共服务平台,在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和市场推广等环节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线上服务。目前,平台注册企业用户2200多家,直接为企业节约检测费用1000多万元。
四是突出集成创新,融通质量提升的全要素。大力弘扬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加强集成创新,努力实现共建共享。优化质量共治机制。市委常委会议定期研究品质泰州建设工作,市政府将“品质泰州”建设纳入市级机关部门绩效考核。通过科学考核的全覆盖,实现质量效益成为发展的不懈追求和鲜明特质。激发企业主体意识。创新开展“泰州品质”认证评价试点,举办企业质量提升培训班,组织企业观摩学习格力等大企业的先进质量管理模式。优选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重点开展质量管理帮扶活动。扬子江药业先后两次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扬子江药业、双登、兴达钢帘线荣登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细分行业榜榜首。营造质量文化氛围。大力弘扬“祥泰之州,品质为尚”城市质量精神,在全国首次开展“品质家庭”评选活动,评选发布泰州“名企、名品、名匠”,灌输质量精神,凝聚质量共识,让质量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产品、每一个岗位抓起,将质量提升行动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