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8日召开的泰州市高港区“冲刺四季度”工作推进会上传出消息,今年以来高港区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11个重点指标增速位居泰州市前列;泰州港经济开发区在全省省级开发区排名再进两位,首次跻身前五,继续领跑苏中苏北。1—9月,全区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6个,位列全市第二,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位列全市第一;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50个,列全市第一。
统计数据显示,在1997年建区之初,高港区仅有51家规上工业企业,在泰州全市位居末流。后来,该区确立“工业立区 工业强区”战略,逐步形成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加工、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扬子江药业、苏中天线、创新电子等一大批本土企业逐步成长为行业巨头,益海粮油、华润雪花、统一食品、万向精工、大自然木业等企业纷纷落户。2018年,高港规上工业企业达262家,实现产值1432亿元、销售收入1439亿元、利润81.89亿元,占全市比重分别达19.5%、20.6%和18%,高港工业经济连续9年获全市工业经济专项考核一等奖。今年7月,高港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这次共有18个县区获此殊荣,高港得分名列全国第一。
产业提升,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地标产业是一个地域最具代表性、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高港区明确项目招引方向,锁定重点区域和目标企业,提高项目招引的专业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初步形成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地标性产业。
好项目积蓄新动能,助推高质量发展。总投资40亿元的扬子江药业龙凤堂项目在中药前处理生产线配备除尘系统,做到粉尘零排放、环境零污染;车间自动化系统能够与物流系统无缝衔接,从原药材出库、经洗润切烘生产线再到净药材存储实现了全程自动化。龙凤堂整体投产后,将达到年提取中药材6万吨,年产值超百亿。
先期投资80亿元的长城汽车整车项目今年2月签约落户高港,规划构建以汽车整车制造为核心、关键零部件为配套的完整汽车产业链体系,打造华东最具影响力的汽车科技产业园,目前桩基施工已完成35%。益海粮油落户高港后数次增资,投资额已追加到20亿元,下一步将在高港再追加投资10亿美元,打造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食品工业园。
“自强争先、永创一流,奋力当好泰州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一直是高港人的鲜明特质。”泰州医药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高港区委书记顾萍说。为再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高港大力实施项目招引突破提升、创新苗圃集聚发展、百企智能升级改造三大行动,向科技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奏响高港高质量发展的“大合唱”。
7月下旬,2019年国家“蓝火计划”博士生工作团走进高港,11位来自全国6所名校的博士生分别入驻高港8家企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科研服务。“蓝火计划”是教育部联合地方政府共同组织高校参与区域创新的系统活动,今年是“蓝火计划”博士生工作团高港分团第四次组团,已累计为高港输送来50名博士生。
高港区还通过引导创新苗圃集聚发展,推动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成为“产、学、研、融”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策源地。他们充分发挥中科院自动化所泰州智能制造研究院、吉林大学汽车动力传动研究院、南理工测控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载体作用,通过释放平台效应,为实体经济发展集聚产业、人才及资金。同时,开展百企智能升级改造行动,今年力推40家企业实施智能改造,培育市级以上智能工厂1-2家、示范智能车间4-5家,应用工业机器人50台以上。
生态优先,守护滨江港城高颜值
到今年6月下旬,位于高港区的泰州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拆掉集装箱码头一期堆场违规占用江滩107.5亩,并完成全部复绿工程。
此前,东风船舶已拆除取缔并复绿,兴港船厂也已完成拆除,两家海事部门执法码头的防洪影响论证报告均已通过专家审查并上报。
按照高港区拟定的退出长江岸线项目清单,该区在2018年退出东风船舶的基础上,今明两年计划退出生产性项目2个,退出岸线1.858公里,沿江生产性项目占用岸线比例降至43.6%;2020-2025年,计划再退出生产性项目3个,退出岸线1.53公里,生产性项目占用岸线比例降至三分之一,构建起生态效益好、竞争力强的绿色经济体系。
良好的生态禀赋不仅是一个地方的环境优势,更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实地测绘结果,目前高港实际拥有长江岸线15.23公里,通过优化调整、保护利用,使得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生产性项目占用岸线占比50%以下。该区科学布局沿江生态、生活、生产岸线,重点推进长江岸线整治修复、生态绿化、沿线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5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今年完成2.8公里江堤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长江岸线造林绿化300亩,为高质量发展积蓄“绿色动能”。
高港区位优越、生态秀美,去年获评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高港区区长孙宏建认为,只有绿色发展,高港方能“不尽长江滚滚来”。该区坚持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齐发力,持之以恒抓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红线守护发展“绿线”,全面建成滨江生态湿地、原生态芦苇荡、海军文化公园、春江花月夜、大桥风光带等,让生态成为高港最大的民生福祉、最优的公共产品,持续厚植高港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
高港区发改委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今年6月底,全区新开工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6个,总投资429亿元,却没有新占用1米长江岸线。与此同时,为修复长江生态,切实做到还江于民、还绿于民,该区先后搬迁了一批投资超10亿元的大项目和1000多户居民,关停或拆除取缔36家砂石码头、小船厂、养殖场及渔船停靠点……如今,在雄伟的泰州长江大桥下,时隐时现的沼泽湿地、绿波荡漾的芦苇荡、栖枝掠飞的白鹭,一幅原生态临江美景尽收眼底。
以文化人,弘扬崇德向善新风尚
9月29日,“我和我的祖国”——高港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歌咏大会在高港大江剧院华彩上演。高港用最美好的颂歌,讴歌党的丰功伟绩,缅怀共和国的光辉历史,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
高港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宇彤说,高港的历史、地理、经济、人文等无不烙有深深的大江印记,大江成为融入高港人血脉的文化基因。该区重点创树大江讲堂、大江放歌、大江儿女等“大江文化”品牌,倾力铸造群众文化新标识,聚焦文化惠民,注重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
作为高港“大江文化”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江放歌”广场文艺演出经过十余年精心培育,呈现出月月演、场场新的特色,成为高港最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年轻人追星、追剧,我们‘追歌’,只要‘大江放歌’有演出,我每场必看,乐在其中!”家住高港银杏苑小区的刘华今年68岁,是“大江放歌”文艺演出的忠实观众。
高港区近年来进一步拓展“大江文化”内涵和外延,大力提升“大江文化”品牌影响力传播力。如今,“大江文化”成为弘扬高港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文化阵地,通过“大江放歌”文艺演出这一平台,“大江儿女·最美高港人”“道德之星”“最美教师”等一批批模范典型在高港家喻户晓。
“大江文化”与“好人文化”在舞台上交相辉映,在市民身边如春风化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好人风尚,提振崇德向善的精气神。高港近年来还以打造“大爱港城”为目标,扎实开展美德善行系列活动,加大各类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力度,先后推出各类先进典型500多名,其中1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在全省各县区中率先实现“中国好人”五大类别全覆盖。这些“好人”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伟绩,却以平凡行动和执着付出感染着周围的人,以自己的善行善举为城市文明添砖加瓦。今年5月,高港区“美德善行展示馆”VR全景馆上线,运用现代VR全景摄制技术,实景再现实体馆馆陈情况,让人们随时随地学好人做好人,进一步放大身边好人的道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