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高扬“东线第一帆” 担当高质量发展使命
发布:2019/11/05 09:54:33,浏览:1001

10月19日,2019中国木结构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靖江举行。作为全国最大的阔叶林木材进口基地、中国十强进口木材港,靖江正依托得天独厚的港口岸线资源,全力建设百亿级木材产业基地。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靖江作为渡江战役的东线起点,是“东线第一帆”升起的地方。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靖江发扬“赶考精神”,强化“答卷意识”,高扬“东线第一帆”,厚植发展新优势,挺进GDP千亿俱乐部,闯出一条以“率先领先争先”为目标、以“高起点融入长江经济带”为坐标、以“创新绿色融合”为路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百里江岸起宏图,大步迈向“长江未来港”

9月19日,江阴—靖江高质量融合发展协调会议在江阴举行。这是双方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建设、深化两市融合发展的又一协同之举。会上,两地建立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联席办公室,成立“江阴—靖江上市公司党建联盟”和江阴—靖江船舶海工、钢结构产业联盟。

靖江市委书记赵叶说,就在去年8月,江阴、靖江两市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致力于共同打造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两市协调会主题由跨江联动开发上升为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协调会内容也提升到深化两市合作。围绕创建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两地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取得了两个渡口的搬迁运营、园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江阴第二通道的加速推进等协同融合成果。

靖江通江达海,连接江苏南北,拥有52.3公里长江岸线,其中深水岸线35公里,江苏省最长。2007年7月,国务院同意靖江24.1公里长江岸线以江阴港口岸扩大开放的形式对外开放。靖江港迎来巨变,从原来的渔舟唱晚、芦苇飘飘,到吊机林立、百舸争流,每年新增吞吐量1000万吨,港口吞吐量屡创新高。

随着一批重大项目竞相落户,靖江口岸全线开放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靖江人发扬“东线第一帆”精神,团结拼搏、锲而不舍,到2012年11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靖江港口岸一类独立对外开放。有了口岸开放这块金字招牌,靖江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水上航道”,港口吞吐能力、综合发展能力跨上新台阶。如今,靖江已打造万吨级深水码头60多个,建成南方小麦交易市场,获批粮食、木材进境指定口岸。

经过长期奋斗,靖江在江边滩涂上崛起长江北岸首个县级亿吨港。2015年,靖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7亿吨,成为全省长江干线第五个吞吐量过亿吨的县级港、长江北岸首个县级亿吨港。201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4亿吨,创历史新高。靖江人乘势而上,又成功申创保税物流中心(B型),口岸开放功能有了新提升。

在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引领下,靖江港大踏步迈向大船大港大枢纽时代,在开放融合的变局版图中找到支点,在全球贸易发展新格局中抢占先机,打造“长江未来港”的蓝图日益清晰。

锚定“苏中第一县”,加速打造智能制造城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8个月,靖江完成进出口总额24.3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其中,船舶、营养保健品、机电产品等支柱产业强势依旧,尤其是船舶业支撑作用明显,新时代造船实现出口额9.6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53.8%,企业订单已排至2020年底。

制造业始终是靖江的立身之本,6500多家制造业企业和门类齐全、配套完备的产业体系,为靖江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靖江牢牢把握长江经济带、扬子江城市群战略在靖江交汇的历史机遇,深入实施质量、品牌、标准专利战略,用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确立制造业“苏中第一县”的地位。

推进“标准化+技术创新”,发力产业升级。围绕打造“百亿企业、百优名品、百年基业”目标,构建“品牌靖江、品质靖江”标准体系。靖江致力标准化建设,大力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标准研制,鼓励企业抢占制高点。到2018年底,靖江拥有企业产品标准1425项,38家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160项。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巩固行业主导话语权。靖江造船企业提高技术标准,加快创新转型,手持订单总量超过全省三分之一,接近全国的五分之一;汽配行业集聚近400家生产企业,年开票销售近200亿元,生产的汽车锁、汽车传动轴、汽车装饰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目前,靖江正深入实施“传统产业优势提升工程”,力争3年内培育3个百亿级产业、3个50亿级产业。

推进“机器人+智能制造”,引领动力转换。靖江设立“机器人+智能制造”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加快存量装备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加快构建智能制造生态圈。到目前,全市三分之一的规上企业已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50个,在建智能车间10个、智能生产线10条,一批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建成投用。到“十三五”期末,靖江将累计建成智能生产线100条以上,关键工序设备数控化率达到80%以上。

推进“互联网+新型商业模式”,促进业态创新。靖江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撬动生产方式变革。东华测试、三马起重等骨干企业紧扣核心优势,拓展全产业链,为客户单位提供探监服务、故障诊断、远程咨询等“一站式”系统测试解决方案。张氏纺织紧扣市场需求,协同全供应链,研发“1分钟设模、2分钟立体成像、3分钟打印成型”的现代制袜技术,无缝连接国内制造业和国外大型超市、零售点,打造全球物流分拨中心,成功实现了跨界增值。中国暖通空调交易中心依托大数据,以撮合交易+自营贸易+供应链集采“三位一体”运营模式发展,线下平台入驻32家,线上平台入驻501家供应链商家,注册用户8000多家。

坚持“3个1/3”理念,着力构建生态宜居地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靖江近年来坚持“3个1/3”和“不开发区”理念,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厚植生态优势,赢得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生态宜居名片,彰显了绿色宜居的城市特质,展现了推窗即景的水乡风韵。

靖江市市长叶冬华介绍,靖江长江岸线利用分为三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岸线绿色发展、三分之一岸线开发性保护、三分之一岸线不开发,划出近20公里岸线,专门用于建设生态湿地和公园,更好地为发展增绿、为未来留白,筑牢永续发展的生态之基。

靖江坚定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严格环境准入,劝退和否决污染项目共计1000多个,每年婉拒的各种项目超过20个,拟投资额超200亿元。淘汰落后产能不手软,仅2018年全市非电行业累计削减煤炭使用量47.5万吨,淘汰改造中小锅炉11台,完成105家单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470余家餐饮企业油烟排放达标等改造任务。长江生态管控中,靖江制定沿江“三乱”两年整治方案,投资13.6亿元,拆除码头4个、关停企业15个、退渔还湿400亩,腾退生产岸线6.9公里。

以“城市家·公园”思路打造宜居之城,让市民尽享“绿色福利”。靖江大力推进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合理布局街头、小区以及沿河的绿色风光带,市民步行10分钟内就有一个绿色公园。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有树、有花、有果的绿色景致,让百姓获得感满满。到2018年底,靖江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42.35%、38.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76平方米。全市新增成片造林面积4300亩,绿化质量和景观效益较以往得到很大提升。

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靖江全市上下着力提升新时代能力本领,奋力担当高质量发展使命。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追求,以“长江未来港、智能制造城、生态宜居地”为引领,全面吹响高质量发展“东线第一帆”的时代号角,努力走出一条竞争力更强、质态更优、水平更高的发展之路。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924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