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在第13届“新华高峰会”上,为所有与会者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经济到了一个关键时刻”的主旨演讲,他不仅深度剖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还用大量生动而又鲜活的案例,拨开困扰着企业发展的缭绕云雾。
预期向好,中国资产获外资青睐
据史学家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而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2018年全球及各国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GDP占比15.86%,也就是说从历史上最高的32.9%到现在的接近16%,我们只做到了曾经的一半。那么,中国有没有可能从目前的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呢?这是所有人都非常关心的话题。
为了回答大家共同的疑惑,秦朔援引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团队的预测,按估算的GDP发展水平以及汇率变化因素,大概到2030年,中国的GDP占全球GDP的24%,美国会占到12%,中国将是美国的两倍。而到2049年,中国有可能再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0%以上。
秦朔认为,我们要承认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18年,差不多40年,中国总体的增长速度在9.4%-9.5%之间,即使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现在,也保持6%以上的增速。而很多发达国家,其经济增长速度很慢,GDP增长速度仅在1%-2%之间。近期,经合组织(OECD)对2020年的最新预测也表示,从全球来看,中国的增长在大型经济体中仍是最快之一。
《经济学人》近期对411家资产和财富管理公司、商业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做了一个关于对中国未来增长看法的调查,调查结果也显示,65%的被采访者认为2020年世界经济将优于当下,而74%的被采访者认为未来12个月中国经济将会好转。换句话来说,相较于全球,对中国经济能够更进一步发展的乐观情绪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是近两年为什么很多的境外合格投资者购买中国A股核心资产的原因——他们认为一些跟中国国民经济高度相关的资产在未来的升值潜力很大。
大浪淘沙,高增长与问题企业并存
在演讲中,针对当前整个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现象,秦朔认为,我们要看到仍有很多公司在高速增长。他特意罗列了各个领域各种类型的多家公司的一系列表现:海天味业在已经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前三季度还能达到16.62%的收入增长和22.5%的净利润增长;欧莱雅进入中国20年了,2018年收入增长33%,而其全集团在全球的可比销售增幅为7%;2012年喜茶才开了第一家店,而现在的估值竟高达90亿元,是家乐福中国的1.5倍;2019年,海底捞上半年收入增长接近60%,净利润增长40%,并新开130家店。
在提及这些高速增长的公司时,秦朔还对部分公司的发展动力进行了解读。他提到,中国正在涌现出一类公司,它们针对新的消费人群,通过更加细分数据来驱动品牌;他们以新兴消费者为客户,生产出越来越多相关联的、无比细分的产品。比如,小熊电器专注于酸奶机、榨汁机等小家电,其利润增长可以达到40.5%,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30.6%;韶音专攻耳传导领域,公司拥有大量底层技术,涉及材料学、物理学、声学等,只用了5年的时间销售规模就从2000万元增至7亿元。
虽然这一批原创型的、底层创新的企业正在崛起,并不断加入高速增长企业的队伍,但秦朔也表示,中国还有大量企业面临不少问题。
A股上市公司的三季报数据显示,剔除2017年以来新上市的公司,3000多家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的增幅已经连续5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不是利润负增长,而是利润的增速在负增长,其中前25%绩优公司从2018年第二季度开始,至2019年第三季度,5个季度以来一路下跌,从30.8%的增速跌至4.6%。”秦朔认为,还有一个数据同样值得警惕,那就是大量“白马股”的收益只是维持个位数增长。根据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增长数据,美的接近7%,海尔接近8%,格力则仅有4%。
对此秦朔认为,虽然随着结构性改革,产业集中度提高,一些“小散乱”慢慢出清,企业的定价能力提高,企业的利润表现变好,但是增速的放缓甚至是负增长也是企业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民企解困,短中长期“期期有招”
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出现了问题,如何见招拆招?在演讲现场,秦朔以短中长三个阶段为出发点,提出了三种化解思路。
在秦朔看来,要从民企的角度去解困,短期要看政策。2018年11月,中央层面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措施,即: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有了好的政策后,最重要的应该是完善政策执行方式,从而保证更多政策能够实实在在落地。
中期则是要看制度。如果政策缺乏严肃性、连续性、稳定性、实操性,变来变去就让企业家摸不着头脑。因此,我国应该从制度、法治上,将对民企的支持刚性化,实现不可逆,而不是像博弈一样,经济有下行压力才出台文件。对此,秦朔还提出了一个引起现场普遍认同的观点:“政策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稳定越好,预期越明确越好。”秦朔认为,现在不少政策还是带有牌照审批、额度审查、主观意志的人治属性、部门利益属性和随意性,我们还有很多改进的余地。
最后,长期要看文化。此前,中央层面已经批驳了所谓的“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等错误观点,肯定民企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中央还提出,“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秦朔则分析认为,对于民营经济的一些争议,根源在于我们是否对财产权足够敬畏,对法治足够敬畏,对规则足够敬畏,是否能做到对每一个个体的尊严与平等保持敬畏。一些对此缺乏敬畏之心又对现实境遇感到不满的人,往往就会叫嚷“为富不仁”“劫富济贫”。秦朔提出,我们要追求共同富裕,但前期是什么呢?前期还是要先富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先富帮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