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岁末,中国官方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摆出支持民企的鲜明态度。对于GDP中民营经济占比达65%的中国民营经济强省——浙江,《意见》无疑是一记“强心针”。
回首过往,改革开放后,浙江民企凭借要素驱动模式,以开创市场的“先手”掘出第一桶金。千禧年来,随着土地、人力等要素成本高企,该省率先尝到粗放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等“苦果”,成为最早寻求转型的沿海省份之一,并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至今。
当下,浙江提出“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并冀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观察该省民企,不仅对创新发展已有共识,并持续积蓄创新力、涌动创新浪潮,成为驱动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动力”。
“黑科技”:洞见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几年,市场竞争更激烈,很多民企对《意见》的内容十分期待。从我们自身来说,要在创新上做足功夫。加上更多的政策扶持,相信(我们)会有更大发展。”浙江安宝乐科技有限公CEO郑国超说。
郑国超的企业位于浙江温州,这里是中国民营经济重要发源地,也被称作“中国鞋都”——鞋革业发展三十余载,规模以上企业近700家,产品出口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这一当地支柱传统产业正发生嬗变。
在郑国超企业的展厅,摆着一块洒遍食用油的瓷砖斜坡。体验者可踏着一款止滑鞋在其上行走、跳跃而不摔倒——这款鞋的鞋底采用纳米技术,由中日韩专家历时2年多共同研发而成。2019年,企业售出止滑鞋5万双,销售收入达1500万元。
“摔倒的风险时刻威胁中老年人的安全。我们创新研发的止滑鞋能有效防范这个风险。”郑国超说,传统鞋企多在广告、价格等方面竞争,其则希望凭借用户思维创新产品。“希望为温州鞋业注入新活力,让安全止滑成为鞋子的‘标配’。”
目前温州老牌鞋企——奥康集团已向郑国超的企业注资,并于今年采购安宝乐止滑材料200吨,可制“止滑鞋”鞋底130万双。
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温州鞋革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59.66亿元,鞋类出口6.7亿双,同比上升20.6%。今年上半年,温州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达到45.4%。
不仅是鞋革业,传统产业涌现“黑科技”正成为普遍现象。
“轴承是机械工业的‘粮食’。我们的轴承产品品类有3万多种,涵盖各类机械所需。”人本集团党委书记龙绍生介绍,企业年产轴承达12亿套,最新生产的轴承甚至比火柴头还小。“通过创新,我们具备了全产业链技术,获得国家专利超千项,实现产品质量稳定一致。目前,我们正从产能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方向转变。”
透过“防摔跤的止滑鞋”“火柴头大小的轴承”这类“黑科技”,人们足以洞见浙江正在涌动的创新浪潮:选择从产品发力赢得市场青睐,而不再是过去的粗放发展、低质量竞争。
今年前11个月,浙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4540亿元,其中新产品产值增长11.2%,新产品产值率为37.5%。
循内里:“创新蓄力”成“共识”
“黑科技”展现出的“创新潮”背后,是创新主体——企业的共识。
今年公布的浙江企业创新统计调查显示,超8成被调查企业家认同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作用,一半以上企业家制定创新战略目标,选择“增加创新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企业最多,占比达51.7%——如是态度,展现着企业家与国家《意见》同向而行的“默契”。
如何修炼“内功”谋求创新,浙江民企选择的道路不同,但理念颇为一致——围绕主业、凝聚创新要素进行突破。
在浙江湖州,天能集团副总裁兼投资总裁朱建彬介绍,三十余年来,企业一直在电池领域坚持研发,“把电池做精”。
“从一家村办企业发展成为行业龙头,我们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依然很稳健,今年上半年产值、效益和税收创近五年来新高,这和我们的发展理念分不开。”朱建彬介绍,企业已拥有超过3000项专利技术,并在政府鼓励民企创新的有关政策鼓励下,组建了院士及高端人才为核心的研发团队,正在突破能源领域的关键技术。
“创新一定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奥普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吴兴杰说。
这家位于杭州的企业于1993年起推出浴霸产品,凭借创新抓住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如今,企业每年都拿出收益的5%用于研发,建立以博士、硕士为核心,人数达120多位的高端技术人才团队,400多项专利证书挂满了企业展厅一整面墙。
“一家基业长青的企业一定拥有‘自我颠覆基因’。围绕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已经从市场机遇驱动,转变为战略驱动;从渠道驱动转变为技术驱动,拓展智能家居领域的新市场。”吴兴杰说。
“民营企业的转型发展已成为浙江经济转型新优势。”浙江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认为,浙江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困境,现在日愈注重创新投入等转型升级方式,实力日益增强。
探未来:赋能创新以时间
当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浙江未来的创新仍需要凝聚哪些力量?
今年12月,浙江省长袁家军公开提出,浙江要深入实施科技新政,把全方位推动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战略任务,把提供精准有效的政策供给和制度供给作为关键路径,把提升科技治理能力作为重要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可想而知,在《意见》提出背景下,民营企业将是浙江创新的重要“阵地”,不少浙江企业家亦有一定期许。
就《意见》“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创新”“在标准制定、复审过程中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参与。”“畅通科技创新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渠道”“在人才引进支持政策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等内容,郑国超十分认同,他表示,希望未来政府能在资源分配、政策制定时充分考虑有创新性的企业,并给予大力支持。
《意见》同时指出,要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诉讼证据规则、证据披露以及证据妨碍排除规则等。这让浙江民营企业家感受到对官方对保护创新成果的坚定态度。
“国家这几年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我们感受到了政策的红利,这是我们能够长远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础。”占据全球汽车安全市场约3成份额的全球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兴宥说,“我们是一家技术创新型企业,所以当然希望国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保护企业持续的创新投入和高质量发展。”
超威集团新能源首席专家樽井久树告诉记者,他感受到了近年来浙江企业对创新的重视,但人们也有“等不及”的态度,希望在短期内看到效果。“比如一个诺贝尔奖,可能10年内都出不了成果。所以对待创新,中国还需要更多耐心。
不久前的浙江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该省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驱动发展机制等内容。这也让来自企业的期许更快照进现实,成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