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全省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
发布:2020/01/09 08:38:46,浏览:267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江苏市场监管系统改革发展的一年,是市场监管事业创新探索、砥砺奋进的一年,也是市场监管人勇担使命、昂首向前的一年。这一年,江苏市场监管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部署,以满满的正能量和鲜明的奋斗姿态,抓改革、保安全、稳秩序、促发展、强党建、重实干,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成绩定格过去,未来值得期待。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党组书记朱勤虎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也是全省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完成后各项工作全面入轨、整体推进之年,全省市场监管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形势要求。我们要认真分析、深刻领会、全面把握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切实做到“三个把握三个强化”,即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强化使命责任担当;把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在完善制度、提升能力上强化使命责任担当;把握全省市场监管事业发展的新方位,在聚焦主业、推进监管上强化使命责任担当。

回顾2019

改革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过去的一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紧扣“推进高质量监管、助力高质量发展”主题,践行“守住底线、营造环境、规范竞争、提升质量、促进发展”思路,全省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机构改革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市场监管机构“三定”规定全部落地到位,上下贯通的市场综合监管体制正式运转,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加速构建。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意见已经印发,相关改革逐步启动。

——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意见、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实施意见经省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实施办法已经省政府印发,全国首个省级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由省政府正式发布,《江苏省关于加强小餐饮管理的决定》已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事故,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全省市场监管领域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全省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9.4%,生产企业产品抽检合格率94.9%,保持稳定态势。

——市场秩序稳定向好。着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全系统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3.77万件,罚没款总额10.8亿元,同比增长74.2%,平均个案处罚额较机构改革前增长90.7%。打击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专项行动综合成效位列全国第一。传统媒体广告违法率保持全国最低水平。消费者有效投诉办结率100%。

——服务发展成效突出。企业开办平均用时压缩至2.12天,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千万户,达1042.8万户,日均新设市场主体5044户,其中企业1488户。全省新增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8项、国家标准200余项。建成和获批筹建国家产业计量中心数量居全国首位,公共服务质量监测名列全国31个省(区、市)之首。我省获批I类新药6个品规,占全国总数66.7%。预计全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9.9件,继续保持全国省区第一。

——队伍风貌焕然一新。全局上下工作节奏明显加快,精气神明显提振,正能量明显上升,得到方方面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省局领导班子在省委组织部(省考核办)年度考核中被评为“好班子”,省局在省委省政府年度综合考核中被评为第一等次,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被省文明委表彰为省文明行业。

在工作中,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抓改革、保安全、稳秩序、促发展、强党建、重实干,全面落实各项措施。

——全力以赴抓改革。改革进程“快”,各项改革任务都做到时间提前、工作超前;干部调配“稳”,各项工作快速步入正轨;职责事权“清”,推动监管责任有效落实;板块融合“好”,干部队伍加快由人合事合走向心合力合。省局机构改革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以及有关方面充分肯定。省局作为省级机关代表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介绍机构改革经验。

——严防风险保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扎实有效,部署开展涉危化品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省局领导深入一线明查暗访33次,全省共整改安全隐患10471个、停用特种设备9692台;食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全面推进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检查大督查专项行动,牵头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完成食品抽检4.5万余批次,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29万件;药品安全监管有力推进,深入开展药品安全风险排查整治,查处药品领域违法案件1833件。

——强化监管稳秩序。竞争执法力度加大,查处垄断案件处罚金额居全国第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价格监管强力推进,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强机关事业单位收费监管实施方案,责令清退违规收费1489.8万元。以打击行霸市霸、开展非法金融专项治理为重点,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网络交易、广告等重点领域监管得到加强,在全国率先实现投诉举报12315“一号对外”。加快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围绕大局促发展。简政放权加快步伐,牵头打造企业开办“全链通”平台,在全国率先落实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在自贸区和6类开发区(园区)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质量发展高位推进,省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质量发展委员会,全国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综合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范;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成效显著,开展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专利预警分析,建成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48家;助企强企政策更加精准,全面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18条措施,出台全国首个以监管领域分类、体系全面的省级市场监管领域免罚规定。

——全面从严强党建。党的领导不断强化,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巡视整改落实见效,党建工作全面规范,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加强,正风肃纪持续推进。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六统一”建设被中央主题教育指导组列为即知即改典型事例,在中央指导组主题教育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

——担当尽责重实干。坚持抓统筹快推进、抓关键带全局、抓落实求实效,先后召开5个会议,研究谋划全局性、关键性、引领性事项。制度建设会议重在打基础,初步建立起全面覆盖、管用有效的制度体系;“拉高线”会议重在定目标,推动各项工作在全国领先率先、在地方有为有位;务虚会重在理思路,大力倡导“当研究型干部、做研究型工作”;直属单位高质量发展会议重在强支撑,出台4个方面20条“含金量”高、突破性大的措施;省局组建一周年座谈会重在聚合力,激励全系统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勇担当。

一年来,全省各设区市局也紧密结合实际,创新思路、奋力作为,创造了许多工作特色和亮点。南京市出台“一业一证”等32条措施支持自贸区发展,获批国内首个生物技术药物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无锡市在全国7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137个城市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均位列第一。徐州市在全国率先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质量提升工作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常州市专利行政执法工作在全省设区市中排名第一。苏州市建成全国首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南通市在全国率先出台《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从重处罚清单》。连云港市商事制度改革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淮安市高质量承办第二届国际食品安全高端峰会。盐城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扬州市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停车收费专项检查等价监工作领先全省。镇江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发展团体标准工作的实施意见。泰州市在全国地级市率先制定《标准化条例》。宿迁市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压缩至0.5个工作日。这些做法和成果,为全省市场监管工作探索了新路、增添了亮色。

展望2020

着力抓好“十个扎实推进”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2020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场监管总局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主责主业,聚力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重点做好“十个扎实推进”:

——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坚持高位推进,全面贯彻落实我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和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意见,加快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食品安全考核机制,强化地方党委政府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主体责任,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为契机,出台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操作指南,全面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监管执法,严格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管,深入开展乳制品、肉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扎实推进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食盐等重点食品专项治理;强化重点突破,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大幅度提高“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幼儿园、小学达到100%,实现小作坊100%登记建档;推动社会共治,完善食品安全指数评价体系,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水平。

——扎实推进药品安全监管。健全工作机制,按照“全省一盘棋”的要求,建立常态监管动向实时通报、信用评定数据共享及案件查办联动协作等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严防安全风险,完善疫苗专项监管制度,对疫苗生产、储存、运输以及预防接种中的疫苗质量实施严格监管,持续开展执业药师挂证、违规网络销售药械、违规使用化妆品原料等问题专项整治,净化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巩固提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工作成效,推进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支持医药研发创新和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扎实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压实监管工作责任,充实省特种设备安全专业委员会组成单位,制定责任清单,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的部署要求,举全系统之力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梳理近年来历次专项检查整治发现的问题和省政府安全巡查反馈的问题,列出清单,拿出措施,确保整改工作清零见底;探索提升安全监管效能,督促企业落实管理责任,健全风险会商研判协同机制,加快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平台建设,提高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织好知识产权“保护网”,完善知识产权执法体系,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布局和建设,形成覆盖全省的“1+N”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织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网”,围绕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做深做细产业战略预警和专利布局,加快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织好知识产权“服务网”,加快建设省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统筹布局全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构建省市县一体化便捷高效的服务网络;织好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网”,深化国际合作交流,高水平举办第十六届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第五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提升江苏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

——扎实推进质量发展工作。全面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围绕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开展质量比对、质量攻关、质量合格率提升三大工程,加快建立江苏高端品质认证制度,培育一批“江苏精品”品牌;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完成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第二阶段66项任务,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试点示范项目,争取更多的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落户江苏,指导企业制定国际和国家标准,稳步推进标准领跑者工作;着力夯实质量技术基础,建立完善量值传递与溯源体系,健全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开展“优化计量、提质增效”活动,加强食品、环境等民生类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大力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聚焦重点消费品和工业品分类实施监督抽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估,深入开展认证认可市场秩序整治。

——扎实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推进制度创新,以自贸区为改革先行区探索开展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有序推开 “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在现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种类基础上继续压减产品目录;提高办事效率,深化“3550”改革,推进企业开办“全链通”平台应用,推广企业注销“一网”服务,积极推进“三品一械”广告“不见面审批”;落实扶持政策,落实市场监管领域免罚规定,让包容审慎的监管政策惠及更多企业。

——扎实推进市场秩序规范。推进竞争政策实施,加大公平竞争审查力度,推进原料药、公用事业等民生领域执法,开展自贸区竞争政策试点,深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整治;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加强对重大节日、易发时段、重点领域的价格监管,落实猪肉和粮油蛋等保供稳价措施,查处网络不正当竞争、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加快建设省广告智慧监管平台,规范直销企业行为,积极开展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治理,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推进12315投诉举报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年内推出2-3个在全国有影响的维权案例。

——扎实推进新型监管机制建设。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全省统一的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名录库,实现日常监管“双随机”全覆盖,在校外培训、检验检测等领域启动省级层面部门联合监管;强化信用监管,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涉企信息全口径归集,完善信用修复机制,探索统筹各领域“黑名单”制度,强化信息共享、联合惩戒和部门联动响应;积极配合实施“互联网+监管”,持续做好清单维护、系统对接和数据汇聚工作,争取区块链技术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上取得应用突破。

——扎实推进综合执法。增强执法办案组织力,积极推动综合执法改革落地落实,加快构建上下贯通、一体联动的综合执法体系;增强执法办案影响力,集中力量组织查办一批在全国具有标志性和影响力的跨区域大案要案;增强执法办案震慑力,对涉及公众健康安全、假冒伪劣、商业欺诈、侵犯知识产权等社会危害大的违法行为,要坚持严查重处,决不包容;增强执法办案协作力,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政企协作、区域协作,建立健全线索通报、证据移转、案件协查及检验结果互认等机制,形成执法合力。

——扎实推进保障体系建设。强化人才队伍保障,分层分类加强人员业务培训,突出抓好专业人才培育和储备;强化法制保障,重点开展《江苏省计量条例》和《江苏省食品生产经营电子追溯管理办法》等立法可行性研究;强化技术保障,加快建设市场监管一体化信息平台,加强科技项目立项、验收和成果推广,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强化基层基础保障,推动构建权责统一、能效匹配、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基层工作体系;强化舆论环境保障,聚焦中心工作和民生热点,加强政策解读,展示工作成效,回应社会关切。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抓监管强主业,抓改革促创新,在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上迈出坚实步伐,把综合监管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治理效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901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