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努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名片
发布:2020/01/10 09:08:20,浏览:322

1月9日,中共东莞市委第十四届十次全会(下称“全会”)召开,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代表市委常委会作报告,市长肖亚非就全市经济工作发表讲话。作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召开后东莞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东莞市委全会全面分析了东莞所处的机遇与挑战,释放了一系列有关未来发展的重要信号。东莞提出,要持续深入推进“六大工程”,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迈上新台阶,努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名片。

“三区”叠加,改革开放进入新层次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从农业县蝶变为国际制造业名城,人才红利、创新力量与强大的制造业深度融合,使得这片仅2460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全球产业链关键而活跃的区域之一。造就奇迹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东莞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才将一次次的机遇转化为发展的果实。

站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关键节点上,东莞的新优势在哪里?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在这次全会报告中,以广阔的视野和深入的思考进行了分析。从中不难发现,东莞更加积极地将自身的发展,放到了国家、区域的全盘战略部署中进行谋划。

“在大湾区中,东莞是唯一能跟广州、香港、深圳三大中心城市构成一小时通勤圈的城市,这对东莞承接产业和其他项目,都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这样分析东莞在开放层面的新优势。

近年来,莞港产业合作不断向纵深拓展。东莞多次表态,表示将把现代服务业的合作作为新一轮莞港合作的重点,将像改革开放初期对待香港制造业一样,以高涨的热情和高效的服务,吸引香港现代服务业到东莞发展。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共接待香港来莞考察团组42批3308人次,因公赴香港团组34批254人次,共同推动莞港在经贸、教育、会计、金融、医疗、环保、法律服务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趋频繁。2019年,东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率团前往香港开展现代服务业定向招商,推动东莞先进制造业与香港现代服务业融合迸发更大的能量级。未来,莞港合作的推进将打造“东莞制造+香港服务”的“最佳组合”。

凭借“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区位优势,过去多年来东莞与深圳、广州在产业互动、协同创新、人文交流等方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而今,无论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闪耀,还是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使得东莞与“双核”的合作显现出更多新的可能性与魅力。

打造深莞“深度融合、一体联动”,全力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联动、融合、支持成为新型深莞、广莞合作关系的主题词。目前,松山湖科学城已获省同意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将联同深圳光明科学城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东莞已规划6条地铁与广州联通、6条与深圳对接,并加紧研究广深第二高铁东莞始发枢纽站方案;深圳牵头开展的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将东莞也纳入了规划范围……未来,广州以金融、航运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深圳作为“创新之都”在科技与产业的巨大能量,将与东莞的先进制造业深度联动,形成上下游互动关系,携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从改革层面看,当年“四小虎”成员东莞,又一次冲锋在改革最前沿。2019年,省委深改委批复同意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肩负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特殊、重大使命的创新实验区,东莞是广东省乃至全国唯一。目前,东莞已经被赋予了一系列政策红利:允许探索以滨海湾新区、水乡经济区等功能区为主体编制土空间规划;鼓励创新优质项目快速落地建设机制,探索重大产业项目预审批机制等,解决项目落地效率不高的问题;支持深化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让科研人员享有更大权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东莞还被允许直接复制其他实验区已获下放的省级权限,并被赋予了容错纠错的空间。众多政策红利的释放将使东莞进入改革的新层次。

产城人融合,提升城市竞争力

“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转型,人才与技术高度汇聚,使得城市品质效应再次被放到了显微镜下。全面提升东莞的城市品质,打破人才、技术等高端产业要素聚集瓶颈,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2018年,东莞全面实施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2019年初,东莞进一步提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价值追求,要以国际化视野和现代化标准,抓紧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品质内涵,以支撑未来的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来,东莞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第二批340个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高规格组建了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总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国际商务区完成规划方案并启动全球招商,达成了410亿元的意向投资,三江六岸、两轴三节点、黄旗南片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特别是中心广场、东莞大道一带的景观全面提升,城市“颜值”赢得了市民群众的广泛点赞。

在前期点状突破的基础上,如何推动城市品质进入全域提升的新阶段,特别是改变以往以简单满足传统制造业生产功能为主、沿公路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适应沿轨道发展的趋势,推动紧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引领城市产业和居住空间布局,成为东莞优城市、拓空间的新命题。

放眼国内外许多世界级城市如东京、香港、新加坡等,通过TOD模式提升城市功能,提供了城市精明增长的经典范本。以香港的规划理念为例,让80%的工作人口和居住人口都要在地铁站的500米范围内,就是步行可达的范围内。

全会报告提出,未来东莞将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引导空间资源向轨道TOD地区集聚,推动重点产业、公共交通、公共服务等向TOD周边及圈层地区集中投放。同时,东莞还将统筹五大流域沿岸土地综合保护与利用,打造更具活力的滨水地区。而在拓空间的部署方面,则提出了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用足用活存量空间,促进城市资源结构有序重组和效益最大化。

城市品质的提升、产业空间的拓展,又将形成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和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近年来,“科技东莞”工程、“机器换人”计划、“倍增计划”等举措相继实施,东莞在优化存量上苦下功夫,一批批低端落后企业相继淘汰、转型。同时,东莞还引进大批创新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项目,引入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和缺失环节,在拉动创新驱动增量上不断努力。

全会报告提出,在产业体系升级工程上,要坚定以制造业为中心,以建设先进制造强市为目标,强化创新引领。随着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先进光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技平台建设的推进,东莞这个年轻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将在科技之光的照耀下冉冉升起。而区域的人才汇聚、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又将加快推动制造业的质量变革,助推东莞向着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梦想启航。

从无人车间到机器人产业集群再到大科学装置,从企业转型升级到创新人才的集结,从大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到一批“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的崛起,创新势能正在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成为东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名片的最大底气。

社会治理也要彰显高水平

1月8日,东莞市2020年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发布东莞2019年教育工作“成绩单”。东莞外来人口众多,学位压力不断增大。在过去一年里,东莞新增中小学幼儿园55所、新增学位近6万个,共向随迁子女提供积分入学和优惠政策学位超过17万个,有效缓解了随迁子女入学的燃眉之急。

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是东莞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的缩影。

2018年东莞户籍人口仅占常住人口27.6%,然而,在这样的人口结构下,东莞却获得很多标签: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八连冠”、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并通过第四次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全会报告提出,东莞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初步形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东莞积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满足民生关切。该市形成多元共治合力,全市592个驻点团队共走访群众58.6万户;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14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57亿元;优化教育资源供给,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读和民办学校就读享受学位补贴的人数占比,近年来首次突破50%;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专项改革试点,994项检查治疗均价下调6.92%。

东莞贫困地区和欠发达村,在民生福祉改善方面成效尤其突出,困难人群的获得感更加强烈。据统计,东莞8个次发达镇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增长8.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0个次发达村(社区)2019年村组经营性纯收入增长32.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7个百分点。

东莞近年来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推动了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再上新台阶。同时,东莞社会面貌的升级、民生条件的改善,又进一步增强了城市吸引力,拓展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2019年,一批国际性盛事在东莞举办就是最好的例证。第五届中国志交会、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第17届亚洲马拉松锦标赛等盛事,系统检验着这座城市的“硬件”和“软件”。

“高质量”已经成为覆盖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关键词。全会提出,对于东莞来说,2020年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要彰显高水平高质量。

对此,东莞定下一系列“小目标”:加快“数字政府”和“智网工程”建设,将东莞建成全省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地区之一;推进109所公办中小学新建或改扩建,增加公办学位3.36万个;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全力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九连冠”等。

■分组讨论

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

深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打造高质量发展平台

1月9日下午,在参加水乡功能区的分组讨论时,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指出,去年的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部署以及“1+1+6”工作思路,一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今年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的召开,要在“1+1+6”工作思路基础上进一步加速加力,调动各方面资源力量,继续攻坚克难,进一步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

“我们要继续深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推动水乡功能区成为东莞新的高质量发展平台。”梁维东表示,市县乡三级行政管理体制有利有弊,市直管镇体制同样有利有弊。市直管镇体制改革,就是要结合两者的优势,规避两者的弊端。

梁维东分析,水乡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随着东莞加强水污染治理,这种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同时,水乡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格局中,交通区位条件优越。但水乡5镇还没有形成合力,发展质效与松山湖存在较大差距。水乡功能区试点获省批准建设以来,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在规划、产业布局、协调发展等方面,管委会和各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水乡5镇的发展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速度,促进体制改革创新。

“水乡的5个镇要像兄弟一般,紧紧拥抱在一起。”梁维东要求,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创造性地把5个镇的优势集聚起来,在规划、空间、产业落地、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形成共同的思考追求和工作合力,全力以赴为东莞打造一个能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具有高质量发展前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全新的发展平台。

梁维东要求,水乡5镇要围绕“1+1+6”工作思路,大胆试、大胆闯,遇到困难市委、市政府会全力帮助解决。在水乡功能区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让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我们都有梦想,把水乡功能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平台,就是我的梦想之一!”梁维东说。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

狠抓落实,力争完成今年各项工作目标

1月9日下午,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在第九组参加讨论时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力争完成今年各项工作目标。

肖亚非表示,报告内容包括东莞社会大局稳定、城市精神提升等多个方面,非常充实。从报告透露的成绩单看,东莞的成绩至少在广东是处于第一方阵。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东莞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难能可贵,但是也要看到面临很大的压力。

肖亚非表示,在今年的工作中,重点是要有五个“新”:新理念,如绿色发展、普惠发展理念,要有追赶一流,对标一流的意识,要有担当主动作为的精神;新动能,要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确立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主导地位的确立;新产业,要打造一批千亿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食品饮料,新材料;新城市,包括城市品质、内涵的提升,如主干道、快速路、高速路的两边建设品质要提升,建筑质量也要提升;新形象,要将东莞逐步上升的城市形象、大家同呼吸共命运的精气神展示出来,让大家以东莞为傲。

肖亚非强调,对于报告提出的各项工作,政府各部门要狠抓落实,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民生工作,要梳理民生工作疏落的地方,重点是教育、交通整治和水污染治理,如公办学校的扩建等。其次是城市更新和工业园改造,今年要加大东莞城市形象的提升。最后是培育新的千亿产业集群。“该浇水的浇水,该买种子的买种子,前者主要是针对现有的如食品等传统产业,后者主要是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要培育几个新的千亿产业集群。”肖亚非说。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901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