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现“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建设100个标准化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培训1万名家事调解员,法律援助覆盖人群达到8万人以上。
省政协委员、省司法厅副厅长张亦军对记者说,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家事矛盾比较突出。我省将加强基层法律援助纳入今年十项民生实事,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水平,适逢其时。从数字上看,江苏完成这些任务并不难,提质增效则是进一步的目标。
张亦军举例说,2019年我省建成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引入非诉讼纠纷化解机制,法律援助案件首破10万件,通过村(社区)“法润民生”微信群等推送法律资讯170万余条,律师人数50人以下县域数量由去年初的19个下降为2个。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区法律服务保障力度有限,有的地方每位法律顾问保障经费仅500元,“在全覆盖基础上还需精工细作,不断提升工作品质和监管实效,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
张亦军介绍,我省将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的门槛,在全省已有8个设区市将经济困难标准调整至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其余5个设区市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法律援助资源状况等,将经济困难标准调整为最低工资标准,将法律援助覆盖范围拓展至低收入人群。同时,针对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加大赡养抚养、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法律援助力度;扩大涉案范围,加大知识产权、食品药品、环境公益诉讼领域的法律援助力度;对中等偏低收入、无法独立承担法律服务费用的,推行申请人与法律援助机构按照比例共担费用;支持法律援助基金会将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但诉讼能力较弱、无力承担法律服务费用的当事人,纳入基金会资助范围。
张亦军说,我省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针对重点争议项目,扩大律师调解范围,鼓励仲裁、公证等法律服务方式进入矛盾化解领域。家事调解工作室也将下沉到村(社区)一级,邀请地方能人、名人参与,最大程度缩小服务半径;在家事调解员的培养上,不仅强调专业调解技能的训练,还将加强与其它法律服务方式的对接,提升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