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改革开放40多年来,作为“广东四小虎”之一的中山民生社会事业得到跨越式发展,富民水平不断提高。数据显示,2018年中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万元,高于全省1.1万元,城乡收入差距连续多年全省最小。这凸显这座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的民生活力和幸福指数。
回顾中山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民生一直是这座城市的一大亮点——勇夺联合国人居奖,五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四次捧回“长安杯”,成为全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标大湾区以及全国的先进城市,中山仍然还有很多民生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如面临对内对外的交通瓶颈,教育、医疗卫生水平有待提高等。这些都是制约民生福祉提升的现实因素,也对中山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特别是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以民生社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摆在中山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显然,今天的中山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在努力寻求解决之道。此次中山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擦亮民生、文明、平安三大品牌,努力建设民生幸福城市、建设更高质量文明城市、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山法治中山。这正是中山主政者对这座城市未来发展路径的选择,也是对民生诉求的一种直接回应。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蓝图已经绘就,关键看如何落地见效。只有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发展惠民、民生共享。只有抓住和解决好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真正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只有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双向同时发力,才能真正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合力。让市民“有感”的幸福,就是城市最好的品牌。
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