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8.6%。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参与激烈的海外竞争乃至跨国并购,中国企业能否以及如何“走得出、立得住、赚得回”成为2013年开春以来的热议话题。面对媒体的提问,各位企业家纷纷作答。
柳工集团董事长王晓华表示,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化资本运作“与狼共舞”,是对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实践。
在王晓华看来,当前我国的众多企业并不缺乏生产力,而缺少一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对中国装备制造业而言,传动部件、控制元件、柴油发动机及关键液压件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核心零部件主要还依赖进口,严重制约着中国装备制造业向高端技术产品的发展。国内企业一直在试图突破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希望借助跨国并购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2012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在欧洲掀起并购大潮,柳工收购波兰HSW、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山东重工收购意大利法拉帝等。
王晓华认为,中国拥有制造优势,而欧洲有技术、品牌、营销网络的优势,实施国际并购是中国自主品牌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实施全球化运营,由大到强发生转变,成长为世界级跨国公司的一条有效途径。成功并购HSW对柳工而言,首先是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其次是使得柳工在欧盟市场的业务得到推动。更重要的是,这为柳工成功布局欧洲市场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战略要塞,柳工以此为平台在欧洲市场建立高效的研发、采购、生产、营销及配件服务网络,快速将其建设成柳工第二本土市场。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向文波表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一定要有消化能力,把相互的优势进行有效整合。向文波认为,企业国际并购最大的挑战是文化上的融合,解决的问题就是本土化。“我们会尽量少派甚至不派去我们的管理团队,普茨迈斯特仍会由德国的管理团队来经营。同时,我们的并购、出海都是牢牢专注于工程机械,没有过度多元化。我们对投资节奏的把握、投资时点的把握也是都有讲究的,这控制了海外投资的风险。”
作为传统的制造型企业,格力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则奉行“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发展策略,生产基地的选择重点在新兴国家市场。尽管于2011年成立了美国分公司,但是被问及在美建厂一事,格力负责人董明珠谨慎地表示:“还在做深入的调查当中。”
董明珠说:“格力在美国市场的产品依然有一部分还是贴牌,这也是让消费者了解的过程,让他们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接受。”据悉,格力去年投入巨资,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户外大屏幕循环播放格力电器形象宣传片。
董明珠告诉记者:“大家都希望走出去,国际化。但是走出去的不是一个工厂,也不是一个商品,而是一个品牌,而这个品牌是由质量和技术支撑的,只有质量和技术走出去了,才能立于全球。”
我国工程机械、家电行业走出去参与并购、建厂生产,让世界开始知道“中国制造”,作为一家新能源企业,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的国际化进程则更多了些资本与商业模式的创新。
2012年11月,在中国风电企业阶段性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明阳风电与印度信实能源、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金额达3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三方合作开发印度2500MW新能源项目,包括风电和太阳能,明阳负责提供整套的解决方案。
广东明阳风电董事长张传卫认为,这种利用中国金融的国际化优势,将整体解决方案推向海外市场的模式既解决了“走出去”的问题,又解决了投资和当地能源开发与就业的问题。“这就好比中国金融大船在当地找到了好的码头、大的码头,停靠这个码头,投资就安全了,‘走出去’的企业就能扎下根来。”
对于如何规避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政治社会、资本运作等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一些业内专家表示:一是科学评估国别风险,要认真研究资源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以确保资金安全性。二是了解企业投资所在地真实的政策法律。投资企业要实事求是地评估自身实力。三是要进一步提升“走出去”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提高国际化、本土化程度,促进当地就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只有本土化才能实现本质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国企业海外资本的安全风险。
业界还呼吁,我国政府应加强从金融到法律等各个环节的有力支持。某家电企业负责人认为:“首先,国家立法及政府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比如,中国有《外商投资企业法》,但在企业海外投资方面却是空白。其次,扶植力度不足,限制较大,比如,审批制度过于严格,对民营企业缺乏有力的金融、财税支持等。再次,信息掌握不足,跨国管理人才缺乏。”
专业人士建议,可制定境外投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加大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财政支持力度。比如,针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重点国家,加强双边保护协议谈判,争取优惠政策;通过奖励等,引导企业更好地承担东道国投资项目中的社会责任;建立补贴机制,鼓励企业更注重在海外市场的品牌提升和建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