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为食品安全注入道德正能量
发布:2012/07/19 14:18:15,浏览:2561

在常州传统美食街双桂坊,50多位小商贩受到老少市民、广大网友热捧——倒掉复炸油坚持用新油的“臭豆腐哥”庄小平、“麻糕郎”赵健;每天用最新鲜的牛奶调制奶茶的“奶茶妹妹”厉洁菡;不放添加剂的“汤圆嫂”谢兰芳……

  这些草根小商贩有的是下岗工人,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打工仔,但他们却用对道德的坚守自律大写了“食”字下面的良心,也拉直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问号。常州市委书记阎立说,小商贩揭示大道理,食品行业是百万市民共同的“厨房”。常州通过教育引领落实道德责任,群众参与形成道德约束,强化监管惩治道德失范,创新机制促进道德养成,通过道德讲堂的平台作用不断强化、内化道德规范,同时结合刚性的科学化监管,释放出强大的“正能量”。

  食品安全都靠管出来么?

  一杆良心秤揭示古朴商业伦理

  7月16日,37℃高温。双桂坊美食街人头攒动,二楼“放心餐饮”道德讲堂正在开讲,江苏汇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盛雅琴手提一杆老式秤,这课讲的是“一杆良心秤”的故事。明末清初时,永昌米店打制了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良心秤,让顾客多得半两利,成为传家宝。“众人为秤,半两之差,心明如镜”随之成了双桂坊各商家的祖训。

  “俗话说得好,秤上亏心不得好,秤平斗满是好人。古人用这杆秤告诫我们,要买卖公平、诚信经营,才能生财有道、生意兴隆。可见,一杆秤虽小,可称人心,利益虽高,不取不义之财。做好几块钱的小买卖,才能面对几百万人的大市场。”盛雅琴如是说。下转A6版

  上接A1版 外婆桥店长庄小平告诉记者,听了“一杆良心秤的故事”,感到那只铁秤砣沉甸甸压在了心头。我们根据街区要求每天用新鲜烹饪油煎炸臭豆腐。一锅10斤油,天天换新油,销量大时换两锅。新鲜油煎炸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每天能卖两三百份。

  在盛雅琴看来,决定食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双桂坊道德讲堂围绕“用道德良心做群众放心餐饮”主题,把历史典故、名点传说和非遗传承挖掘出来,将身边崭新风尚和感人故事搬上讲台,引导经营者树立以道德立身、凭良心经营、靠诚信兴业的理念。

  以道德感化人,以制度规范人,双桂坊这样管好了“一桶油”。记者了解到,双桂坊和金龙鱼油签定协议,统一批发价定购,以防“地沟油”流入。每天上午9时到11时,商户到仓库按需取用。商户每天基本用油量都登记在册,如果领少了,便有专人上门暗访,一旦发现猫腻即要求退场。道德自律、科学管理的二合一,让有德者有得,失德者无位。由此,双桂坊平均每天200多斤食用油用量中,没有一滴“地沟油”。以统一用油为核心,双桂坊形成了“六统一”管理规范:统一卫生标准,统一餐具消毒,统一清洁场所,统一回收餐厨垃圾,统一保险,与保险公司签订“公众意外险”和“食品安全险”。道道安全锁,让双桂坊开业三年来实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处理“零反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吸引消费者500万人次。

  放心食品一定是高价食品么?

  舌尖上的道德无分贵贱

  与高档酒店、高价有机食品相比,双桂坊的小吃绝对平价亲民。80%以上的顾客十块钱吃饱,二三十块吃好。盛雅琴说,“这就是小吃作为大众餐饮的本质体现。可见,放心食品不等于高价。只有放入道德良心,才能做出百味美食,几块钱的小吃一样吃得安全。”

  人称“汤圆嫂”的知味源谢兰芳是一家国营粮油企业点心师,下岗后在双桂坊创业,每天卖出五六百碗四喜汤圆。谢兰芳做汤圆用的是水磨糯米粉,粉皮30克,馅料10克,制作时不放任何添加剂。手工汤圆有一个缺陷,就是下锅或冷冻时难免有开裂,损耗较大。后来谢兰芳在电视上看到,有的大牌汤圆之所以吃起来口感粘、煮不破,是添加了一种胶质添加剂。她告诉记者,知味源是最普通不过的小铺子,道德与贫富无关,食品安全也与东西本身的贵贱无关。在她的坚守下,市民从汤圆里吃到了老常州的记忆和团圆喜庆的愿望。因为,她的四喜汤圆不仅包进了四种馅料,更包进了对人们生活的美好祝福。

  “牛杯杯”店长厉洁菡是一名苏大毕业生,被顾客昵称为“奶茶妹妹”,她家的鲜奶茶在80后、90后中十分风靡。“牛杯杯”每月要用100箱鲜牛奶,成本两万多元。有一次经销商找上门来,想把快到保质期的牛奶卖给她,价格只有新鲜牛奶的三折。但厉洁菡拒绝了,“我自己也特别喜欢喝奶茶,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要确保每位客人都能喝到最新鲜美味的奶茶。”

  道德与贫富无关,道德与你我有关。双桂坊的平价安全告诉我们,安全食品不是高价奢侈的“豪门盛宴”,就在最普通不过的家常小食中。

  义和利能良性共生么?

  一块麻糕算出“道德经济学”

  良心豆腐哥、麻糕郎、汤圆嫂、奶茶妹的走红,带动了放心小吃的热销,双桂坊今年上半年销售量又上涨了18%。

  记者在十大名店铺门口看到,买大麻糕的人排起了长队。一位老人骑半个小时自行车赶来,一下子买了30多块。他告诉记者,买的是放心,更是支持“良心”。

  老板赵健告诉记者,大麻糕好不好吃,用油很关键,主要是制作油酥和烘烤用。如果用调和油、复炸油,麻糕口感就偏硬,也没这么香。赵健算了一笔账,完全用新油,用量成本提高了15%,做100斤面的麻糕用将近50斤油,麻糕卖价也提高了5毛钱,一只3块五。但是光顾的客人不降反增,平均每天卖出400多盒,所以这笔良心账一点也不吃亏。

  除了这笔良心账,双桂坊更多的摊主收获着诚信、善心等无形道德资源带来的“商业价值”。为了方便客人,厉洁菡买了六把应急雨伞,一个个陌生人带着这份善意撑走雨伞,变成了常客、朋友。“六把伞”的故事在微博上广为转发,好多顾客慕名来一品奶茶里的善良味道。“六把伞”因折旧换过了一批,但一把都没“失踪”。赵健也和记者说起一个“赔本买卖”带来的意外收获:一位上海老先生打来电话要求外送麻糕到火车站附近。起初他犹豫了一下,车费都快赶上麻糕钱了。但既然答应了就要说话算话,他让伙计花21块钱打的送了30块钱的麻糕过去。过了几个月,铺子里来了一个20人的上海银发旅游团,大包小包采购了好多特产。“你猜怎么着,团长就是那位老先生。”

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故事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与经济利益并不矛盾。好的信誉,等于财富。良心小吃的热销揭示:道德效益与经济效益良性共增,完全可以做到“义”与“利”的有机统一。让每一个食品生产经营者,都从一碗粥、一根油条、一个包子等最普通的食品制作开始,坚守底线和良心,定能还人们一张安全餐桌。

蔡 炜)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9287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