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不是第一是唯一 ——宝胜集团质量工作纪实
发布:2013/11/20 10:37:39,浏览:543

图为宝胜集团电缆生产车间。

“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万无一失”,这是中国航天对质量的追求。现在,它也正成为宝胜集团追求的质量目标。

在不久前落幕的2013年宝胜质量工作会议上,宝胜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泽元正式要求宝胜集团的管理者,学习航天人的质量精神和对质量的追求,对质量问题采取“零缺陷,零容忍”的“双零”态度,铸造服务和质量的“宝胜精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江苏省宝应县筹措1300万元资金,兴办宝胜电缆厂。当时,无数人都投以怀疑的目光——在一个没有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工业基础、经济基础薄弱,也没有政策支持的苏中农业小县宝应,建电缆厂能行吗?可以说,这家怀胎在乡里,出生在县里,朴素得近乎土气的企业,就像路边一棵普普通通的小草。如今,这棵小草却长成了参天大树,宝胜集团已经发展成为集科、工、贸于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旗下的上市子公司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胜股份),更是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的领军企业、唯一的“国家队选手”。

“在民营企业成为主流的电缆行业,宝胜电缆能够有今天的成绩,质量是最重要的法宝。在宝胜集团,质量不是第一,质量是唯一。”在宝胜集团副总裁梁文旭看来,学习航天人的12字质量精神,正是对“质量不是第一,质量是唯一”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更高的质量目标和追求。

管理要“两全”

9月28,在一次例行的质量专检中,宝胜股份质量管理部质量专检员于文忠发现,某事业部生产的截面1.5毫米控制电缆绝缘厚度最薄点存在偏芯质量问题。随后,他按照规定找到了对这一质量问题负有直接责任的操作工,要求进行改正。对于文忠的检测结果,操作工并不认同,他认为出自自己这道工序的控制电缆产品,完全符合标准要求,不可能存在偏芯的质量问题。

双方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质量裁判权来到了宝胜股份质量管理部中心实验室主任胡文华手中。拿到两人从现场截取的一段产品制作成样品之后,中心实验室开始借助比现场检测更加专业、更为先进的设备进行质量检测,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大约半小时之后,最终结论为“合格”的检测报告出炉,对于这个质量仲裁结果,于文忠和操作工都很满意。于文忠虽然现场检测出现了“失误”,但毕竟没有放过一个可疑点,符合质量问题“三不放过”原则;对于操作工来说,质量合格的判定意味着不用进行质量赔偿,更说明“三检制度”对于质量把关的重要性。

宝胜股份副总裁、总工程师兼首席质量官房权生透露,所有质量问题要坚持“原因不查明的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的不放过,质量问题整改不到位的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正是宝胜电缆生产过程严把质量关的体现。为此,宝胜树立了“下道工序就是客户”的质量意识,推行“质量赔偿制度”、“质量一票否决制度”和“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通过对过程质量的层层监督考核,形成了“视质量为企业生命”的良好氛围。

所谓“三检制”,就是生产一线的每一位员工,在开始自己的工序之前,先要对上道工序传下来的产品进行检查(互检),确认合格之后才开始自己工序,完成自己的工序之后,还要对产品进行一次检查(自检),确认合格后才传到下一道工序。而质量管理部配备的质量专检员,随时可在车间对产品进行检测(专检),一旦专检员的检测结果得不到一线员工的认同,专业实验室就会承担最终的“仲裁”检测,既能明确责任方便作出质量追究也确保了合格产品才能出厂的目标。

“无论是‘三不放过’还是‘三检制’,以及宝胜目前推行的ISO9001在内的众多质量管理体系,宝胜电缆的质量管理总要求是‘过程全监督、体系全监控’。”宝胜股份质量管理部部长顾锡同说。

在宝胜股份质量管理部副部长葛进军看来,质量追溯体系无疑是宝胜“过程全监督、体系全监控”的表现之一。对于每一根出厂的电缆产品,宝胜集团会给它两套不同的“身份证”,一个是由生产者掌控的电缆代码、一个是由质量部门录入的流程卡,前者通过英文、阿拉伯数字组成一组代码,记录了生产电缆的事业部、机器、年月日、班次等信息,喷码在每一盘电缆上,实现质量可追溯;后者是由英文代码加上年月日、流水号等组成的编码,反映了原材料厂家信息、员工生产日期、检验员编号等,便于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追踪。

创新常驱动

当看到温度定格在100,产品性能仍然良好的时候,宝胜股份产品研发部副部长刘彦军内心非常高兴,不仅因为这与设定的目标温度(90)非常接近,胜利在望,也意味着一年多来的辛苦没有白费。

2009年年初,在经过对市场的敏锐观察之后,宝胜股份启动了一个新产品——中压耐火电缆的研发工作,刘彦军成为项目负责人。原来本来广泛应用于高层楼宇的低压电缆,随着楼宇的越建越高和对安全要求的越来越严格,尤其是美国“9·11事件之后对耐火提出的新要求,已经逐步开始向中压电缆方向发展。宝胜意识到了这一变化,率先启动了相应产品的研发工作。

市场上没有成熟的产品可供借鉴、行业内没有成熟的技术可供参考,更多地只能依靠自己进行摸索,难度可想而知。刘彦军开始了和伙伴们一起艰难的创新过程:对于这一新产品来说,隔热指标最为关键,与低压电缆只是要求通电不同,中压电缆对耐火——绝缘温度提出了要求,它要求电缆在不超过90的情况下,无论多么苛刻的火焰条件都能正常工作。

找到合适的绝缘材料,成为整个研发的关键。如同爱迪生反复尝试之后,才找到最合适的电灯灯丝一样,前后30余人参与的研发团队,也在一次次的实验验证中,寻找着合适的材料。500400100……经过近一年的探索,终于最大限度接近了目标温度。

随后,研发团队再接再厉,终于在2011年年底顺利攻克所有技术难题,经过权威部门最为苛刻的检测验证之后,推出了一款符合标准要求的新型中压耐火电缆,抢占了市场先机。

“创新一直是宝胜电缆的一个特点,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销售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能力,希望通过自主创新跟随市场同时引领市场。”已经在研发岗位工作了9年的宝胜股份产品研发部副经理李明认为,从院士/博士后工作站、江苏省电线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到宝胜技术中心、车间工艺人员的4层研发组织架构,加上良好的研发政策,是宝胜电缆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也为宝胜电缆的品种提升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

现在,宝胜集团平均每年推出30余款新产品,远远高于同行其他企业。由宝胜科研人员根据市场需求,自行研发的大功率变频器电缆、磁悬浮用机车电缆、风能电缆、地铁干线用电缆等一系列新品投放市场后,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信赖,大大提升了品牌含金量。

质量再出发

一走进宝胜的大门,一块写有“发扬团队精神,持续创新,锤炼‘宝胜’精品,不断增强客户满意”的质量方针展示牌矗立在每位员工的面前。每天,宝胜人就是从看着质量方针开始一天工作的。

1985年创业那天就立下的“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的发展思路,质量一直成为宝胜市场竞争的法宝,从最初“谁砸我品牌,我砸谁饭碗”的指令性语言到“宝胜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的责任心牵引,一直到现在的“质量不是第一,质量是唯一”的质量理念,“对于质量问题,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思想伴随始终。

2013年7月1,28岁的宝胜集团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性时刻——中航工业集团入主,宝胜集团也将重组。新的发展平台、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发展机遇,更提供了新的质量追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万无一失。

“今年,我们专门出台了《2013年质量管理提升方案》,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现在,又提出学习航天的质量追求,就是希望借助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继承好的传统,发扬新的作风,采取强有了的系列措施,确保宝胜产品百分百合格。”杨泽元胸有成竹地说道。

质量永远不能“断电”

“销售看远东、管理看上上、创新看宝胜”,这是电线电缆圈内对目前行业3家领军企业的一个说法与评价。通过对这3家企业的实地采访,记者切身感受到坊间这一说法有其客观的一面,也很好地点出了3家企业不同的发展基因。然而有一点却是这3家企业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对质量的追求,这也是成就他们今天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我国目前仅次于汽车的第二大产业,电线电缆行业面临着近8000家企业竞争的发展格局,市场集中度偏低,存在竞争不规范、质量良莠不齐等现象。一方面,我们希望行业企业能够按照国家正在实施的“质量提升”活动的要求,抓好自己的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学习行业领军企业在质量理念、质量管理、质量方法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也是本报此次推出行业领军企业质量采访系列报道的初衷之一。

曾经有采访对象总结了电线电缆产品的两大特点,其一是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做好很难,而且产品的使用后无法修复,属于一次性产品;其二是使用非常了不起,任何一个环境下都会使用到,责任很大,比如核电涉及人类生存、军品涉及国防安全、民品涉及老百姓生命安全。确实,小小一根线缆,其实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质量重于泰山,真心希望行业内的企业能够真正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意识,严把质量关,而不要为了产量、市场,盲目牺牲质量,追求短期利益,放弃长期利益和社会责任,传输电能的线缆产品自己质量永远不能“断电”。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962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