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某企业负责人
假借曝光敛财
“喂,你是上海某企业吗?你们在去年国家监督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今年3.15我们将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对你们企业进行曝光。”
据董先生介绍,来电人自称姓俞,是《国家质量周刊》的记者,用的是一种很强势的口吻。听完对方“义正词严”的话后,董先生既惶恐又疑惑。“自己企业的产品曾存在标志不合格情况,但那是在2013年某省抽查中发现的。当时企业已经按照要求进行了整改,现在产品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董先生向本报反映情况时表示,“今年怎么会闹到中央电视台去曝光呢?”
接到董先生的反映后,本报记者拨打了010-57230594。拨通后,询问对方是什么单位,接电话的女士说,“国家质检总局主管的国家质量周刊。”“据了解,国家质检总局没有你们这个单位。”这位女士声色俱厉地训斥记者:“直接说你是上海哪个企业的?”同时警告记者,冒充他人企业名称是犯罪行为。当记者表明身份并问她,冒充国家机关主管媒体招摇撞骗是什么行为时,这位女士立即挂断了电话。
真有《国家质量周刊》这份权威刊物吗?据质检总局有关部门表示,从来没有这份刊物。记者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查询,没有《国家质量周刊》这份报纸或期刊的登记备案记录。同时,记者在查询时还发现,早在2012年9月,就有网友在论坛提问:“有国家质量监督局质量周刊这个部门吗?”网友直接回复“诈骗的,国家质检总局根本没有这样的下属单位”。
敲诈手段相似
像董先生投诉反映的《国家质量周刊》以假曝光行诈骗之实的假媒体,并非个例。近年来,本报不断接到受骗企业的投诉,反映这个所谓的《国家质量周刊》敲诈钱财的事实。
他们经常打着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质检报刊社等名义,以企业抽检产品不合格将要曝光等为由头,恐吓敲诈企业。惯常的手法是先打电话联系,企业中招后,立刻有一位自称是主任的领导,先严厉训斥企业不注重产品质量,后暗示企业要通过一定的公关运作来解决。
他们用于敲诈的电话号码大多是北京地区的,多以“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以来,因不断接到企业反映,有人自称中国质检报刊社数据核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电话、传真方式要求核查企业产品质量抽查、投诉等信息,并向企业索要广告宣传等费用。中国质检报刊社当年6月22日特发声明表示,从未设立过数据核查中心,更不会以此种方式与企业联系并索要广告宣传等费用。
行骗时间固定
记者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利用企业负面新闻诈骗钱财的行为时常发生。浙江湖州一知名木地板企业老总胡先生告诉记者,他现在一接到010打头的北京电话,心里就直打鼓,不是冒充国家部委机关来要赞助参加评选的,就是冒充媒体声称曝光要挟的,企业为了息事宁人,只得花钱了事。时间节点,大多集中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以及9月“质量月”前后。
董先生希望,类似于《国家质量周刊》这样的“李鬼”,有关部门能否进行一次集中的“打鬼”行动?